“微”美学:论微电影的实验性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燕子[1] 

机构地区:[1]广东财经大学"80后"文学与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文艺评论》2014年第11期103-105,共3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0后’与‘90后’: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研究"(项目编号09BXW026)成果之一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微电影已经成为微时代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虽然当前对微电影的定义,还没最终明确化,但至少已经有了几个“微”点共识:“微时”、“微媒”以及“微众”,分别从放映时间(短小),媒介特征(简单易于操作),以及主体属性(草根或小众),对微电影进行了较为明晰的“微”定位。但是,微电影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微”美学特征,那就是在实验领域内的非常规电影的美学追求。这种追求往往只能在“微电影”这类小制作中得到体现:或者是结构化表现方面的跨界努力;或者是摆脱娱乐至上的哲学游戏;或者是规避投资风险后的边缘性题材创作。

关 键 词:美学特征 实验性 电影 新媒体技术 媒介特征 主体属性 美学追求 投资风险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