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微泡体外转染NT-3基因的神经干细胞治疗大鼠失神经肌萎缩的形态学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肃霜[1] 肖颖锋[2] 陈芸[2] 万圣祥[2] 宫琳[2] 严飞[3] 

机构地区:[1]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省湛江市524000 [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外科 [3]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保罗·C·劳特伯生物成像研究中心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年第5期483-48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基  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901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833)

摘  要:目的探讨体外利用超声微泡转染技术介导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NSCs),治疗大鼠失神经肌萎缩,观察大鼠胫骨前肌肌湿重及运动终板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建立右坐骨神经损伤模型;A组:将微泡造影剂与NSCs孵育培养并行超声辐照,之后体内移植;B组:微泡造影剂、NT-3蛋白与NSCs孵育培养并行超声辐照,之后体内移植;C组:携NT-3基因片段的质粒、微泡造影剂与NSCs共同孵育并行超声辐照,之后体内移植;D组:NSCs完全培养基体内移植作为空白对照。6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右胫骨前肌,通过计算其湿重、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及运动终板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超声联合微泡介导NT-3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治疗组(C组)的胫骨前肌湿重(患侧/健侧为0.337±0.047)及较其它对照组有一定改善(A、B、D组分别为0.075±0.030、0.306±0.023和0.235±0.019)(P〈0.05);电镜结果提示该组肌肉萎缩情况减轻。结论超声联合微泡介导NT-3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能够在形态学方面改善失神经肌萎缩,为细胞移植或基因靶向治疗失神经肌萎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失神经肌肉 神经营养因子-3 神经干细胞 微泡 运动终板 

分 类 号:R651.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