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制人”的艺术——谈谈中国4代机的“后发优势”舰训练中的优势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枭越 

出  处:《航空世界》2014年第10期42-57,共16页Aviation World

摘  要:对军事迷、航空迷来说,中国的第4代战机——国产重型隐身战斗机的新闻一向备受瞩目。其技术验证机首飞的消息令人鼓舞,之后两架全状态原型机的再次腾空,则向世人宣示了整个项目在节奏上的“稳健”。不过,当一切欣欣然之时,我们却必须了解这样一个事实,作为当今世界上仅有的3种“4代”双发重型战斗机之一,中国4代机得到的恐怕是一个迟来的荣耀:YF一22原型机早在1990年就一飞冲天,1997年定型,生产型的F-22A“猛禽”于2005年列装,其生产线甚至在2009年已经完成了全部生产任务;相比之下,预计再有几年才能定型的中国4代机“晚来了”几乎近20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迟来者”。然而,“迟来者”就注定是个“失意者”么?答案却是未必。至于这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迟来者”自有其后发优势。对此,百年前的那场英德海军竞赛或许能够带给我们些许启迪,并引发诸多“现实性”联想。

关 键 词:中国 优势 隐身战斗机 训练 艺术 发制 技术验证机 生产任务 

分 类 号:V271.4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