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判断和延时甄别排除药物皮试假阳性结果的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严志明[1] 朱凌[1] 刘苗凤 后军[1]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安徽合肥230022

出  处:《安徽医药》2014年第12期2395-2397,共3页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寻药物皮试结果更精确细致的判断方法,排除假阳性结果对用药的干扰,指导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方法统计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需皮试的药物治疗1 571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对86例皮试20 min局部红晕>1 cm患者,依过敏反应机理拟定分类条件分为三类,分别给予直接判定、对照试验、延时甄别,观察并记录各组皮试结果及用药中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17例第二类阴性判断患者,有4例出现迟发过敏反应,37例第三类患者安全用完药物全程治疗,无过敏反应。按分类比较,各类组间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药物分组,皮试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试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皮试结果进行分类判断和延时甄别,可更精确的排除假阳性干扰,对临床用药影响显著,期待验证推广。

关 键 词:药物皮试 分类判断 延时甄别 假阳性 

分 类 号:R4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