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疑难字考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柳建钰[1] 罗薇[1] 

机构地区:[1]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8-12,共5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字料库的字书汉字层积与流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CZH117);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字书字料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4CYY060)

摘  要:《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较之初版在字典品质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有大量疑难字亟待考证。论文对其中的"(■)"、"(■)"、"秣"、"(■)"、"(■)"、"(■)"、"(■)"、"(■)"、"(■)"、"(■)"等十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认为它们分别是"(■)"、"苠"、"秣"、"(■)"、"矺"、"(■)"、"(■)"、"暴"、"(■)"、"(■)"等字的讹俗字,希望考释结果能对《汉语大字典》疑难字考释工作有所裨益。

关 键 词:《汉语大字典》 疑难字 讹俗字 字际关系 

分 类 号:H124.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