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狭窄的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兰斯[1] 李俊姣[2] 范学顺[1] 

机构地区:[1]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北京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出  处:《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年第5期308-310,共3页Journal of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摘  要:肛门狭窄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肛门或肛管直径变小、缩窄,失去弹性,出现排便困难,便时、便后均有疼痛,和肛门挛缩感觉,大便形状变细,肛门不能顺利通过一食指为特征,甚至有恶心、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的疾病.严重的瘢痕性肛门狭窄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减退,常有分泌物溢出肛门外,因而并发湿疹、皮炎.造成肛门狭窄主要有创伤、先天畸形、炎症、肿瘤、滥用泻药等[1].传统外剥内扎术后并发肛门狭窄的概率报道差异很大,国外有学者报道约2.9%的发生率[2].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术后肛门狭窄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生率大概是0.8%~2.5%[3-5].本文主要研究由于后天手术操作不当所致的瘢痕性肛门狭窄,也称医源性肛门狭窄.

关 键 词:术后肛门狭窄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中西医 医源性肛门狭窄 诊疗 手术操作不当 术后并发 肠梗阻症状 

分 类 号:R657.17[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