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颖[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11期158-165,共8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对于晚年丁玲,以往论者多喜欢用"左倾"、"保守"一类的词语进行评判,这未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本文将丁玲与几位具有高度相关度的作家、理论家进行了比较,认为丁玲晚年的思想、艺术状况需要用"多因论"来解释,而多因中,其历史上的"叛变"问题,是主要成因。这种具有历史相关性的多角度的比较使得我们对晚年丁玲的解读更加透彻,避免了一叶障目式的误读,也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晚年丁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