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自噬现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超[1] 潘庆军[1] 刘华锋[1] 

机构地区:[1]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疾病研究所,湛江524001

出  处:《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年第10期1413-141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0234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S2012040006216);广东省卫生厅(No.B2012284);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No.2012C3101028/2013B01086);广东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博士启动项目资助

摘  要:自噬(Autophagy)指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器和其他大分子的过程,受多种基因调控,已明确的自噬相关基因多达30余种。其中Atg5、Atg6(Beclin-1)和Atg8被证明为自噬的必要标志。Atg5与Atg12相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募集游离的LC3(Atg8)并与其形成共轭复合物,靶向定位在空泡膜上形成自噬复合体支架;Beclin-1(Atg6)既可以通过与Atg14L作用调节自噬的起始过程,也可以通过与其结合蛋白Rubicon、UVRAG形成Beclin-1:hVps34:UVRAG复合物,诱导自噬体的成熟,以及加速细胞内吞后的运输。

关 键 词:自噬 系统性红斑狼疮 指细胞 溶酶体 靶向定位 空泡 狼疮鼠 信号通路 复合体 ERYTHEMATOSUS 

分 类 号:R593.24[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