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联韬[1]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
出 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3-16,共14页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藏族音乐文化考察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藏语包括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方言流布区域与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藏族民间音乐所流传的地域范围基本一致,故亦可视为三大藏族民间音乐色彩区。分析藏族民间音乐的地域性特征,首先需要关注藏语的方言分区及其形成的历史、社会与自然条件,而对于方言区的研究,可直接说明藏族音乐色彩区的地理范围与形成的背景。以农业为主、人口聚居的卫藏和康方言区,有着丰富多彩的集体性的民间歌舞形式,而以牧业为主、人口分散流动的安多色彩区,则缺少集体性的歌舞形式。康方言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对康区跌宕起伏的山歌音调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此外,还可将同三大色彩区主流音乐特点有较明显区别的局部地区定为亚色彩区,这些地区与广大藏区的宗教音乐基本相同,并无较大差异,但从民间音乐方面观察,则会发现这些亚色彩区的民间音乐与三大音乐色彩区有程度不等的差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