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遇春[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45-57,共13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韩少功在新时期之初以认同西方的"进步主义"姿态登上文坛,但他随后走上了以反思现代性为前提、以中西融合为目标的"进步的回退"的文学道路。在第一次"进步的回退"时期,韩少功以"寻根"小说著称,创建"文化一存在"叙事话语形态,既有中国本土文化视野,又有西方现代存在意识;在叙事文体上既有西方现代派小说做派,亦有中国古典志怪传奇小说风味。在第二次"进步的回退"时期,韩少功主要致力于长篇小说创作,他在西方式"语言(符号)一存在"叙事话语形态中灌注了强烈的中国本土文化精神气韵。他在长篇写作中推行文体整合主义,打破文体界限,把中国古典小说文体资源与现代西方学术随笔文体嫁接起来,且袭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叙事传统中的人物单元联缀式结构方式,强化长篇小说叙事空间化倾向。韩少功在新世纪步入第三次"进步的回退"时期,他开始"去语言(符号)化",回归"寻根"时期的"文化一存在"叙事话语形态,逼视和拷问当代中国人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生命存在困境;叙事文体上虽也借鉴西方现代或后现代文体资源,但整体趋势则是向中国小说"后散文"叙事传统回归和新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0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