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参与式发展的应用及局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兵[1] 郭献进[2] 

机构地区:[1]丽水学院民族学院 [2]丽水学院

出  处:《浙江学刊》2014年第5期197-202,共6页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式发展视域中外援与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BMZ001);"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2BSH064);浙江省之江青年"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编号:T8);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面临发展不均衡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发展干预技术,参与式发展倡导通过鼓励援助对象参与援助计划制订、过程管理以及发展结果评价,提升援助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从以资源供给为基础的外源式援助转向以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内生式发展,最终改善社会治理。它坚持援助对象的中心地位,并从价值理念上追求社会平等和公平,很大程度上批判和挑战了之前以援助方为主的发展援助方式。然而,这种发展干预方式在强调对援助对象赋权的过程中,也悄悄夹带了发达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如果不能历史地看待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均衡问题的话,显然会使其落入被动境地,处理不好,会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学习借鉴这种激进、批判的发展援助方式时需谨慎对待。

关 键 词:发展 不均衡 援助 外源式 内生式 

分 类 号:D80[政治法律—政治学] D501[政治法律—外交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