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性质的定位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海军[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出  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9期11-16,共6页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内部矛盾中"无直接利益冲突"生成逻辑及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1BKSO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摘  要:矛盾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矛盾的首要视角。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主要标准。根本利益与矛盾方式是区分矛盾性质标准内涵的延伸。从矛盾性质区分标准的整体性看,矛盾的经济基础、矛盾政治性、矛盾价值性冲突、矛盾可协调性、矛盾强度,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五个要素,并扮演着不同的功能。从区分矛盾标准要素的整体性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打、砸、抢、烧等暴力化特征,但同时又具有矛盾经济基础一致性、矛盾内容的非政治性、矛盾解决方式可协调性等特征。从矛盾性质整体性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非对抗性矛盾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关 键 词:“无直接利益冲突” 矛盾非对抗性 矛盾性质 

分 类 号: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