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亚琳[1,2]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宁夏大学
出 处:《戏剧文学》2014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13)"延安文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1XZW015)"延安文艺史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戏剧在延安时期作为特殊的艺术门类脱颖而出,无论是剧本的创作还是戏剧的演出都较之以前有所突破,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状态。以往关于延安戏剧文学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政治意识形态、经典化等视角,很少从传播学视域下认识延安戏剧文学的独特价值,这势必影响人们对延安文学全貌的把握。在今天,从传播学的视野看待延安戏剧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与抗战、革命的高度契合,广场演出的大众狂欢传播效应,对于当代戏剧的发展依然有示范和借鉴的价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