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蒲德祥[1]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14年第11期86-92,共7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073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1526)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BJY008)
摘 要:自人类有文字可考以来,寻求“幸福社会”或“理想社会”便存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社会结构之中。近年来在我国,“幸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构建幸福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那么,构建幸福社会究竟如何成为可能?换言之,构建幸福社会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在对这一课题的探讨中,作为世界公认的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但更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斯密而言,其幸福学说将提供重要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