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11期115-121,共7页Study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12﹠ZD10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本与自由: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14BZX0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本论》的政治哲学解读”(13YJA72000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2012FRLX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生产之镜》中,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立足于生产理论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遵循同一个逻辑,反而成了生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大的"同谋",是反映着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生产之镜"。因此,必须以"符码"生产为核心的"象征交换"来打破这一"生产之镜"。实际上,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具有"实证性"和"超越性"双重维度,二者之间充满着辩证的张力。生产理论既是马克思"批判的武器",更是马克思"武器的批判",而鲍德里亚却仅仅抓住"批判的武器"而忽视了"武器的批判"。在生产问题上,马克思是"观照生产而超越生产"的"生产辩证法",鲍德里亚却是"消解生产而抛弃生产"的"生产形而上学"。
关 键 词:生产 生产之镜 生产形而上学 生产的张力 生产辩证法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6.15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