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卞之琳1930-1934年间的创作心态及其诗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博涵[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出  处:《文艺争鸣》2014年第10期81-90,共10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民国历史文化框架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skgt2011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关于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学界已有相当充分的研究,并且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30年代作品的讨论。从分期上看,如果按江弱水的分法,将1935年作为卞之琳30年代作品前后期的分界,则论者多关注于1935—1937年间诗人的作品,从论述内容上看,卞诗与古今中外诗艺关系的辨析,以及在此框架下涉及的智性特征、诗体建设、意象等艺术论最受青睐。究其原因,无外乎卞诗的艺术价值最值瞩目,而尤以1935—1937年间的创作为突出。不止一位论者注意到“1935年”这个卞诗创作的分界点,蓝棣之认为:“好像是忽然之间,从1935年开始,卞之琳的声音有了很大的变化。

关 键 词:诗歌创作 创作心态 卞之琳 1934年 1937年 30年代 诗体建设 艺术价值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