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年第10期1753-1754,共2页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
摘 要:恶性气管狭窄主要因气管原发性恶性肿瘤或支气管肺癌腔内生长至管腔狭窄引起,少数与气管周围脏器或淋巴结压迫有关,如甲状腺癌压迫颈部气管、肺门淋巴结转移压迫支气管均可导致狭窄。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常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引起低氧血症,常为临床急症,需要及时有效处理。其治疗方法除了原发病的治疗外,针对狭窄的治疗包括冷冻治疗、热消融治疗(激光、高频电刀、微波)、近距离放疗(腔内后装放疗、放射粒子植入)、光动力治疗、支架植入,其中在已失去其他治疗的可能,气管内支架仍是治疗气管狭窄的有效方法[1-4],它能迅速缓解气短症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但支架植入术对肿瘤所致的狭窄仍只是一种姑息性的治疗方法[5]。本科针对20例恶性气管狭窄患者放置各类气管支架,对支架设计、放置方法、适应证选择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