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急救三级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其作用探讨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涛[1] 庄一渝[1] 朱小莹[1] 葛慧青[1] 周道扬[1] 潘孔寒[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医学科,杭州310016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年第11期1287-129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支持项目(Y201226217);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基金支持项目(JSW-2012-a007)

摘  要:随着我国院前急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三环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的飞速发展和完善,目前无论是日常急诊工作还是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院前伤病员的抢救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相应的,普通住院患者的非预见性病情恶化甚至猝死的干预和急救反而成为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医院诊疗活动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患者平均年龄不断上升,病情更为复杂、多重合并症增加以及大型诊疗措施应用的日益增多等,使得在整个医疗环节中包括患者住院、转运甚至进行辅助检查过程中,发生院内不良事件的几率大大提高.

关 键 词:干预模式 院内急救 普通住院患者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急救 急诊工作 病情恶化 诊疗活动 

分 类 号:R197.3[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