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2]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安徽合肥230001
出 处:《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20期1757-175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
基 金:2011年度国家青年基金项目(81101185)
摘 要:瘢痕疙瘩(Keloid)是一种纤维增生性疾病,组织学特点是由多形、紧密堆积的原纤维组成的大而粗的胶原纤维,在超微结构下,瘢痕疙瘩内成纤维细胞周围围绕无定形细胞外物质.瘢痕疙瘩在全球各种类型皮肤人群都可以发生.肤色越深,形成瘢痕疙瘩的危险性越高,已有报道在一个以黑肤色为主的人群中,瘢痕疙瘩的发生率高达16%.女性和男性患瘢痕疙瘩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尽管女性的某些行为包括穿耳洞可引起瘢痕疙瘩,且明显多于男性.有报道瘢痕疙瘩可发生于所有年龄,但是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并不常见[1-2].瘢痕疙瘩高于皮肤表面.起始为粉色到紫红色,常有疼痛、瘙痒.其上方表皮光滑,真皮部分则触之坚实.瘢痕疙瘩发病机制复杂,存在种族和个体差异,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案[3].瘢痕疙瘩影响外貌,尤其发生在面部,可妨碍临近组织的正常运动,它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耳垂,躯干上部和三角肌部位[4-6],瘢痕疙瘩很少发生于面部中央,眼睑和生殖器部位.痤疮、感染、烧伤和皮肤穿孔可诱发瘢痕疙瘩产生[7]。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