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杰[1] 钱忠萍[1] 凌晨[1] 顾国浩[1] 王琳[2] 陆士奇[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215006 [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15006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第21期3455-3457,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PCI治疗的AMI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将AMI患者PCI术后按血管造影血流分级(TIMI)、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AMI无复流组(为TIMI小于3级或TIMI等于3级但MBG小于2级)19例和AMI再灌注组41例;按AMI患者PCI治疗结果分为AMI死亡组11例和AMI生存组49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变化。结果:PCI治疗AMI患者术前无复流组[(45.92±19.87)%]、再灌注组[(17.94±5.71)%]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6.73±3.6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复流组显著高于再灌注组(P<0.05);AMI死亡组[(56.95±18.36)%]显著高于AMI生存组[(20.04±7.85)%](P<0.05);AMI生存组行PCI术后1周[(15.15±6.08)%]显著低于术前[(20.04±7.85)%](P<0.05);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组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52.80±18.32)%]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组[(18.89±6.44)%](P<0.05)。结论:PCI治疗AMI患者血小板CD36和CD63双阳性率的动态检测对其PCI术后判断AMI无复流发生、MACE的发生及其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