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而有“骨”——中国山水画淡墨美学之探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珊[1] 

机构地区:[1]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

出  处:《美术观察》2014年第11期94-95,共2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在中国画论中,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将“骨法用笔”排在仅次于“气韵生动”的第二位,说明在山水画萌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画家们已经自觉地意识到了用笔的审美性与重要性.然而,早期中国山水画却是一直以青绿为重,其中的笔性却并未如画论所说得到相应的发挥.直至到了唐以后,才出现了另一路以王维、张璨、王洽为代表的“水墨渲淡”、“不贵五彩”的水墨画法,这在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法上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传统青绿山水画中先勾勒、后设色填缀的作画程式,画家们开始关注笔性上形与意的自然融合与白由宣泄.

关 键 词:中国山水画 “骨” 魏晋南北朝时期 美学 “气韵生动” 中国画论 骨法用笔 青绿山水画 

分 类 号:J21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