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力之[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10,共10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文选>成书考说"(10XZW010)
摘 要:《文选》分体原既有"移",亦有"难",即其所分本为"三十九类"。今存《文选》,无论是李善注与"六臣注"之种种宋刻本无"移"、"难",还是"五臣注"之陈八郎本与朝鲜正德本缺"符命"、"史述赞",均为流传过程中所造成的。从"史"之角度说,日本学者斯波六郎之贡献不应被遗忘,尽管其《九条本文选解说》未提及《文选》的分体如何。从方法论的层面上说,研究《文选》分体,需结合"显内证"与"潜内证",而后者只有在《文选》为正常完成之书这一前提下才具有必然意义;所依证据,当先"验"其有无问题;不要将两回事当一回事,并需注意从出发处辨"路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