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凯[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00
出 处:《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4期75-81,共7页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孟子伦理思想与列维纳斯伦理学之比较研究"(12CZX05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孟子伦理思想研究--以列维纳斯伦理学为参照"(SWU110900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规划项目"孟子伦理思想研究--以列维纳斯伦理学为参照"(RX12H03)
摘 要:戴震的"以理杀人"说共有三层意蕴,分别为"以理灭欲""以意见为理"及"以势杀人"。与"以理杀人"的前述三层意蕴相应,戴震又分别提出了肃清"以理杀人"现象的三套方案,即阐明"理欲统一"、标举"理在事中"及践行"以情挈情"。然而,依照列维纳斯伦理学的有关分析,戴震的解决方案并不彻底,"杀人"之祸仍未从根本上免除。当代儒者在传播儒学时,不仅应当从戴震对"以理杀人"的批判中领受教益,而且也要吸取列维纳斯伦理学的有关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5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