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唐镖[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出 处:《人文杂志》2014年第12期109-116,共8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对策研究"(08AZZ005);国家行政学院委托项目"群体事件生成规律及其治理研究"
摘 要:抗争政治的兴起,与国内社会经济转型息息相关。但若将后者的影响简单归咎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反应,如"人均GDP发展水平关键期"或基尼系数的影响,而不深究其背后机理,就易于成为转移责任的托辞。实际上,社会经济转型对民众抗争的影响,系通过"决策机制"、"政策执行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权利救济机制"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社会转型中国家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体制本身,起到了"动员"社会矛盾、推动冲突转型乃至升级的重要作用。换言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果能及时校正相关政策和调适机制,那么,民众抗争行为应可降到尽量低的程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