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太湖稻区稻茬小麦光温综合生产力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葛自强[1] 董明辉[2] 顾俊荣[2] 陈培峰[2] 

机构地区:[1]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南京210036 [2]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55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68-72,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编号:SXGC(2012)10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1269)

摘  要:研究不同播期及播种量对稻茬小麦扬麦16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与拔节期小麦株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迟逐渐降低;各时期小麦株高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播种量(基本苗)增加,株高均呈降低趋势。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叶面积降低。同一播期处理下,拔节期至抽穗期,小麦单茎干物质量逐渐增加。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播期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产量形成。11月8日播期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在同一用种量(基本苗)处理下,11月8日有效穗数最高。随着播期推迟,有效穗数降低。扬麦16在苏南太湖地区11月8—15日播种最佳,基本苗225万∽300万/hm2为最适。

关 键 词:太湖地区 稻茬小麦 光温生产力 播期 播种量 

分 类 号:S512.10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