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胜相
机构地区:[1]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人民医院,江西335500
出 处:《当代医学》2014年第32期74-75,共2页Contempora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cT在腹部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腹部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cT诊断结果均较为准确。腹部疝的48例患者依据疝部位,经螺旋cT诊断结果为腹股沟区疝20例,腹腔内疝7例,脐疝5例,闭孔疝3例,腹壁切口疝7例和外伤性腹壁疝6例。48例患者的腹部疝内容物均为小肠;螺旋cT显示48例肠梗阻患者.囊疝内肠管经增强扫描显示27例正常强化,15例强化减弱或延时强化,6例无强化,无强化、强化减弱或强化延时可诊断为肠管绞窄或(和)坏死(21例)。肠坏死继发穿孔者2例。cT结果与手术结果吻合率为1OO%。结论对于腹部疝的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不仅能够确认存在及位置,还可进一步判断肠管是否发生绞窄或坏死,安全可靠,能够为临床腹部疝的诊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