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改善非冠状动脉狭窄因素致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微微[1,2] 郭双庚[2] 

机构地区:[1]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050017 [2]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  处:《中医杂志》2014年第22期1974-1977,共4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基于冠状动脉斑块狭窄及其他非冠状动脉狭窄因素的"太阳系学说"是目前指导心肌缺血临床治疗的新理论。中药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中药改善心肌缺血的机制正是围绕"太阳系学说",从炎症、血小板/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的痉挛、微循环障碍、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等各方面发挥作用。在活血理气、清热解毒等治则基础上,中医药从血液和血管两方面,综合抑制血栓形成进展和缓解血管痉挛,从而增强心肌细胞抗损伤能力、改善缺血缺氧心肌的代谢状态,显示出多层次、多靶点的治疗优势。

关 键 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 太阳系学说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