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连珠[1]
机构地区:[1]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省蚌埠233000
出 处:《中国基层医药》2014年第22期3465-3466,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imary Medicine and Pharmacy
基 金:安徽省蚌埠市医疗卫生类科技计划项目(20120309)
摘 要:目的:分析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4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中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并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5442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8例,感染率为0.33%;18例患者取切口创面渗出物、分泌物等进行细菌培养。其中15例检出病原菌,3例未检出病原菌,2例检出2种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例,革兰阴性菌9例。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中:(1)切口类型:Ⅰ类、Ⅱ类及Ⅲ类分别为2例、7例、9例。(2)手术时间:≥2 h 12例,<2 h 6例。(3)患者年龄:≥60岁11例,<60岁7例。(4)卧床时间:≥10 d 17例,<10 d 1例。(5)使用用抗菌药物:使用9例,未使用9例。(6)基础疾病:有13例,无5例。结论手术部位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控制感染源以及术前抗菌药规范使用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