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乾初[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山东省威海市264209
出 处:《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4期102-113,共12页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明代泰州学派平民儒学的政治文化研究"(2012M511473)的研究成果
摘 要:明代泰州学派的平民儒者兼有儒和民的两重特征,他们体认王阳明、王艮的良知之学,具有积极认同王权的政治态度;由于对儒学传统政治价值的高度认同,平民儒者们在履行政治义务方面体现出相当的主动性,并发挥了维护政治秩序的独特政治功能。儒学传统与王权专制制度,给予平民儒者展现弘道激情的空间是有限的。臣民是儒家文化背景下政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儒家的教化并不以培养觉醒的政治异己分子为目的,"主动的臣民"是平民儒者不可逃脱的宿命。道德主体性认知的主动性,体现了平民儒学的启蒙意蕴。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充满着超越了自身阶层一般苦难的、高贵的自我肯认。他们较士人阶层具有更为强烈的理想主义特质,这使得平民儒者习惯于在远大的政治期许中理解日常生活的意义。泰州学派后学中的陶工韩贞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