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爱敏[1] 李亚东[1] 杜希利[1] 张丽萍[1]
机构地区:[1]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新疆喀什844000
出 处:《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年第5期64-65,共2页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项目编号:201291168
摘 要:氯吡格雷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它属于抗血小板药物,通常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患者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通过使用氯吡格雷,有利于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防止支架内血栓的形成[1]。就抗血板药物而言,患者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用药之后,可能未充分抑制血小板,难以取得理想效果[2]。CYP2C19属于红细胞色素P450的主要代谢酶之一,在氯吡格雷氧化代谢作用中,CYP2C19是关键。本文主要分析PCI术后6月氯吡格雷反应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关系,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关 键 词:CYP2C19 PCI术后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反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细胞色素P450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