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出 处:《长白学刊》2014年第6期97-102,共6页Changbai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制度正义视域下农民工机会公平问题研究"(12czx014)成果之一;江西省"十二五"社科规划项目课题"弱势群体机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研究"(11ZX08)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以能力的大小、资源的占有多少为衡量标准来界定的弱势群体,是目前常用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缺乏对弱势群体形成的根据分析。能力的大小、资源的占有多少离不开机会的公平与否。机会不公平才是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农民工数量最多,被视为弱势群体的最大主体,其形成关键在于制度束缚下的机会不公平。正义制度不仅仅是形式、工具意义上的"善",更是实质、内容意义上的"善"。制度正义视域下机会公平也应关注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政府在改善农民工弱势地位方面,不仅有物质上的帮助,更在机会上创造平等条件,注重正义制度的设计,积极为农民工创造规则公平与起点公平的条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