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ADP-核糖基化及其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玮[1] 黄海燕[2] 陈雯[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510180 [2]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代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261,81370080);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JCYJ20130329103949642)

摘  要:与原核生物不同,绝大多数真核生物DNA以结构复杂、高度折叠的染色质为载体,这使得两者在基因表达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染色质以核小体为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小体包括一个八聚体的组蛋白(两分子的H2 A-H2 B二聚体,两分子的H3和两分子的H4)以及缠绕其上1.75圈的长约146 bp的DNA,核小体之间以40~60 bp的DNA连接,组蛋白H1与之结合。八聚体的三维结构为球状,而组蛋白亚基的氨基端则游离出来,称为氨基端尾巴(或组蛋白尾巴)。氨基端尾巴上的许多残基可以被共价修饰,不同位点上的不同修饰可形成大量特殊信号。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不仅与染色体的重塑和功能状态紧密相关,而且在决定细胞命运、细胞生长以及致癌作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组蛋白磷酸化就在有丝分裂、细胞死亡、DNA 损伤修复、DNA 复制和重组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关 键 词:组蛋白 生物学效应 糖基化 三维结构 共价修饰 细胞生长 DNA 翻译后修饰 

分 类 号:R329.2[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