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下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财政支出制度与政策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志国[1] 

机构地区:[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140-143,共4页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乡商会组织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研究>(编号:11CGL1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不仅是完善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增强社会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落脚点,还能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与功能的完善。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明显滞后,阻碍进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从这样的高度来看,我国财政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定位偏低,既有理论上的滞后,又有制度建设、政策目标及对策的缺陷,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因此,首先须破除一个认知误区,即非营利组织运作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捐赠,而不是财政资金。发达国家的实践显示,其非营利组织平均约有34%的收入来自公共部门,其中,社会服务和健康领域的非营利组织50%以上的收入来自政府。支持方式大体分为整笔拨款、具体项目资助、政府购买、贷款和贷款保证、服务消费券或报销制度。因此,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公共需要,完善我国财政支持非营利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理论、制度、政策及对策。

关 键 词:非营利组织 财政支出 全面深化改革 政府 

分 类 号:F810[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