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纳日碧力戈[1]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63-70,共8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国崛起与应用人类学研究美国经验的启示"(11JJD810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13AZD05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0AMZ003)
摘 要:通过回顾人类学经典作家关于跨文化范畴分类的讨论,追溯社会分类观在族群边界理论中的运用,试图证明社会分类的基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时空感及其出生成长过程中的亲族感和身体物觉,它要同时依赖先天的认知能力与后天的"家系"感受和身体物觉。社会分类体现了"形物结构"和"超验结构"的交互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部分关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6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