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灌云222200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2014年第11期65-68,共4页
基 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项目名称:灌云县农业(稻麦)科技综合展示基地(项目编号SXGC[2013]165)
摘 要:研究不同稻麦共期及不同小麦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本试验设置双因子试验,3个稻麦共生期分别为0 d、7 d、14 d,3个小麦播种量分别为225 kg/hm2、300 kg/hm2、375 kg/hm2;以不同播种量为主因子,不同共生期为副因子,设置3个重复,共27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增加,基本苗增加,但播种过晚,基本苗、次生根明显减少,共生期过长,播种量过大,抑制叶片的生长,但在拔节以后影响较小;共生期过长、播种过迟,且播种量过大,对拔节期小麦株高有抑制作用。播种过晚,播种量过大,无效分蘖增加,不利于有效分蘖的形成;小麦的结实率、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稻麦共生期为7 d时,播种量为225 kg/km2时,小麦的产量最高,共生期为14 d时,小麦穗数、成穗率、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最低。本试验对灌云县稻茬晚播小麦的合理播种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