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功用论的古今演变  被引量:1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Function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丹[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上海200234

出  处:《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54-59,共6页Academic Forum of Nandu: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古典资源";项目编号:2012BWY005;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13ZS090

摘  要:关于诗歌功用的理论,自古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演变,这一过程涉及诗歌的价值取向问题。等级社会的主流思想是从社会治理角度提倡诗歌的,故有关于政治及伦理道德的实用论、教化论;此外,当诗人处于边缘位置时以诗歌作为宣泄内在怨愤的途径,因而产生了关于诗歌创作的抒愤论。到了民主社会,诗歌的功能可从不同角度得以阐释,除了衍化阶级社会中的某些功能之外,更出现了从接受者角度提出的观点,即影响民族感受力的审美论。显然,依据社会文化的演变态势,诗歌功能的指向亦趋多元化;这不仅属于诗歌的外部研究,同时越来越渗透着诗歌内部问题的研究。The theories of poetry function have developed from the use for political and ethic to the poets catharsis, and then to the influence of people' s feeling, i. e. aesthetics. This process relates to the trend of poetry valu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culture, the functions of poetry have become diversity, which is an issue need to be reinterpreted.

关 键 词:政教论 宣泄论 审美论 多元化 

分 类 号:I207.209[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