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伟[1] 朱辉[1] 陈敬彩[1] 邵洁[1] 高云[1] 杨建华
机构地区:[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新疆石河子832008 [2]新疆兵团第九师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14年第34期5620-5621,共2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正常听力新生儿和婴幼儿听性脑干反应(ABR)波潜伏期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为准确评估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听力情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在该院进行听力检查且结果正常的新生儿和婴幼儿153名(306耳),将其按不同年龄段分组进行ABR测试,同时选取18-25岁的正常青年人19名(38耳)为对照组,对比组间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的变化情况。结果:ABR波Ⅰ、Ⅲ、Ⅴ潜伏期时间随着新生儿和婴幼儿月龄的增大而逐渐变短,其中波Ⅰ潜伏时间1-7日组、30-59日组、2-4个月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波Ⅲ潜伏时间1-7日组、30-59日组、2-4个月组、5-7个月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波Ⅴ潜伏时间1-7日组、30-59日组、2-4个月组、5-7个月组、8-10个月组、11-13个月组、14-16个月组明显长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RⅠ-Ⅲ、Ⅰ-Ⅴ波间期分别于8-10个月、17-19个月起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波间期至20-24个月时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和婴幼儿ABR检测结果应当结合不同月龄和各波潜伏期、波间期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直接参照正常成人标准。
分 类 号:R76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