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琦[1] 鲍达[1] 李大伟[1] 李力韬[1] 马远征[1]
机构地区:[1]解放军309医院全军骨科中心脊柱外科,北京100091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14年第11期1012-1016,共5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摘 要:目的观察单独应用锚定式颈椎椎间融合器(anchoring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ACIFC)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下颈椎不稳症患者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43-71岁,平均55.27岁。均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单独应用ACIFC行植骨融合术。应用COA 40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的颈脊髓功能改善情况,以Vaccaro标准评价手术节段融合情况。根据术后即刻同末次随访的X线片结果比较,将椎间高度变化大于等于2 mm视为融合器塌陷。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颈脊髓功能均获改善,末次随访同术前比较平均改善率为77.63%,术前COA评分同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2.8-5.2个月,平均3.89个月。将术后即刻椎间高度同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比较,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椎间高度下降均小于2mm。结论单独应用ACIFC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不稳症融合率高,术后并发症低,能够有效恢复和维持椎间高度,无明显融合器塌陷,是传统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联合内固定的较好替代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