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对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莹[1] 王经宇[1] 张春霖[1] 宁永明[1] 严旭[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450052

出  处:《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第11期1122-1123,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摘  要: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目前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主要方法.但由于注入骨水泥后患椎刚性增强,而邻近椎体仍为骨质疏松状态,其机械应力过大等因素导致邻近椎体易新发骨折[1].PVP/PKP术后不进行干预,邻近椎体新发骨折风险增高达53%[2],且多发生在术后3个月,不久非邻近椎体也将发生骨折[3-5].邻近椎体骨折风险是非邻近椎体的4.62倍[3].因此,PVP/PKP术后抗骨质疏松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唑来膦酸在临床上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取得良好疗效已被证实,但其对PVP/PKP术后邻近椎体骨密度的影响少有报道.我科对35例PVP/PKP术后患者应用唑来膦酸治疗,以观察其对邻近椎体骨密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关 键 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密度 术后患者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折风险 抗骨质疏松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