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杭州310016 [2]福建厦门长庚医院呼吸治疗科 [3]台湾高雄长庚医院呼吸治疗科
出 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年第11期852-85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基 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224684)
摘 要:保持气道内充分的湿化,是维持气道表面黏液纤毛系统正常清除功能及肺泡上皮正常特性所必需的生理条件.正常情况下,上气道对吸入气体具有生理性的湿化作用,使吸入气体在到达气管隆突下4 ~5cm水平位置时,达到100%的相对湿度,此时的绝对湿度约44 mg/L,这一水平位置也被称为等温饱和界面ISB.但当吸入干燥气体或吸入气流绕过上气道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时,特别是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或在保留人工气道患者自主呼吸通气时,等温饱和界面会向下气道方向位移,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湿化不良,导致呼吸道的黏膜干燥、黏液纤毛系统功能降低,使痰液黏稠潴留,而影响呼吸系统功能[2].因此,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或经人工气道通气时,进行吸入气体的湿化非常重要.现将上述临床状态的气道湿化现状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