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100730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第11期974-97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摘 要:2011年全球艾滋病患者死亡人数为170万,较2005年下降约24%[1].我国为2.1万人,较前上升11.8%[2],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其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3],其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约为普通人群的1.5 -1.7倍,平均中位死亡年龄约为48岁,远远低于普通人群[4-5].尽管HIV感染者对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风险认知水平很高,但这并没有降低他们冠心病的发病率,可能是由于HIV感染人群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6].现分别从HIV感染者的遗传学背景、传统危险因素、HIV感染、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方面,对目前HIV感染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关 键 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危险因素 冠心病 IMMUNODEFICIENCY 病毒感染者 HIV感染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防治工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2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