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后胃肠减压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万怡冰[1] 姚丽凤[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出  处:《上海护理》2014年第6期65-68,共4页Shanghai Nursing

摘  要:1933年Wangensteen等[1]首次在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中提出并采用了术后留置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技术。目前,在腹部大型手术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常规的采用预防性留置鼻胃管,起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对于胃癌手术,传统观点认为,手术后预防性胃肠减压,能够有效缓解术后胃肠道的积气和积液,减少消化道内的压力,有助于减少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减轻术后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症状,有助于胃肠道重建后吻合口的愈合,以及预防和早期发现术后吻合口瘘。然而,留置鼻胃管属于侵袭性操作,操作过程中不适感较明显,置管期间患者咽部黏膜受压,造成咽喉炎,咳嗽、咳痰和呼吸运动受限,易产生肺部感染等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生理学基础研究发现腹部手术后6h小肠可恢复蠕动,术后12~24 h胃开始恢复蠕动,术后鼻胃管的留置容易导致胃液反流,引起误吸。 Wu等[2]于1994年针对74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胃癌术后预防性胃肠减压是没有必要的;术后不留置胃肠减压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术后恢复。随着快速康复外科概念的推广,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证据对于择期胃癌切除手术后常规预防性留置鼻胃管的必要性也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现将胃癌术后胃肠减压对于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要点的循证医学进展综述如下。

关 键 词:胃肠减压 胃癌术后 研究进展 

分 类 号:R473.73[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