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第22期3204-3205,3208,共3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基 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186);海南医学院科研培育基金项目(HY 2012-009)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其中糖尿病肾病(DN )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已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1.48亿糖尿病前期患者[1]。随着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加,DN的患病率也随之提高。在西方国家DN是导致 ESRD的首要病因(约占35%),在我国这一比例也在逐年上升[2]。D N 在1型糖尿病中患病率为33%~40%,在2型糖尿病中的患病率为20%~25%[3]。因此对DN的防治已经成为当前临床医生和医药研究人员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已证实DN的发生和发展包括代谢紊乱、炎性反应、肾小球血流动力改变和遗传易感性等在内的多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今医学界认为对DN防治的基本措施应包括有效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调脂治疗等,且临床已证实上述措施可有效降低蛋白尿水平和延缓DN的进展。近年来,DN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在新药开发和药物配伍方面,这些进步极大地改善了DN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本文现将近几年有关DN的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2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