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喜坤[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出 处:《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4年第12期76-78,共3页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基 金:哈尔滨师范大学团组项目<报刊传媒和东北现代文学的转型研究>(SYB2014-02);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SGB2012-03);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项目<文化报>事件与东北现代文学的转型研究(LBH-Z12150)
摘 要:新英雄主义是萧军对英雄主义解构后的重构,以毛泽东思想和鲁迅精神为核心。虽然与英雄主义有着血缘的联系,但在表现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追求正义是新英雄主义的鲜明旗帜;不断斗争的"殉道者"精神是对鲁迅韧性战斗精神的忠实继承;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彰显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对英雄的阐释更是超出了英雄的本意,直接把这种"新英雄"推及到新中国建设的各行各业。新英雄主义形成于个体和群体、新思想和旧思想等多重矛盾冲突之中,是萧军自身为抵御外来侵袭,进行自我约束而自觉迸发的道德律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