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色菌临床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斌[1,2] 冉玉平[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成都610041 [2]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610017

出  处:《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第12期912-91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logy

摘  要:嗜脂性酵母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 spp.)是人类和动物皮肤上的常驻菌群,由于生长依赖于脂质(厚皮马拉色菌除外),主要分布于皮脂丰富部位,如头皮、面部、胸背部,约占健康人皮肤定植真菌总量的50%~80%[1-2].作为条件致病菌,马拉色菌与多种人及动物皮肤疾病相关,包括直接感染皮肤组织所致的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通过免疫机制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痤疮、甲真菌病、银屑病、包皮龟头炎、外耳道炎、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等.抗真菌药物是治疗马拉色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但不同种类马拉色菌对他克莫司、唑类等药物的敏感性不同[3-4],因而其分类鉴定的临床重要性日益显现.

关 键 词:马拉色菌属 临床鉴定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马拉色菌毛囊炎 抗真菌药物 厚皮马拉色菌 马拉色菌感染 动物皮肤 

分 类 号:R756[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