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Jack椎体扩张器治疗2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炜 凡进 沈毅敏[2] 陈建 唐鹏宇 万博文 殷国勇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江苏南京210029 [2]苏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苏州215004

出  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1期1564-1567,共4页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产学研课题(BY2011113)

摘  要:目的 :探讨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dilator kyphoplasty,D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2013年行DKP治疗218例患者共236个椎体。术前常规行脊柱正侧位片、CT及二维重建和MRI检查。MRI显示骨折椎体在T1WI呈低信号,T2WI或STIR呈高信号。在全麻下行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拍摄脊柱正侧位片。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分别评定患者的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折椎体的前缘和中部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4.2个月。骨折椎体两侧共注入骨水泥4~8 ml,平均(5.51±0.74)ml。12例发生骨水泥渗漏(8例椎体侧方少量渗漏,4例椎间隙少量渗漏),但均无临床症状,无其他术中并发症。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分别为(8.25±0.99)、(1.69±0.85)和(1.68±0.86)分;ODI分别为(78±13)%、(18±7)%和(19±7)%;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9.33±3.20)、(25.15±2.59)和(25.13±2.59)mm;中部高度分别为(18.82±2.92)、(24.86±2.91)和(24.85±2.91)mm,Cobb′s角分别为(16.54±6.84)°、(8.41±5.97)°和(8.45±5.94)°。以上指标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 键 词:胸腰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后凸成形术 Jack椎体扩张器 

分 类 号:R683.2[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