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苗朝阳[1] 王建峰[1] 杨旭芳[2] 郭付云[1] 黄彬彬[1] 张晓艳[1]
机构地区:[1]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北京100029 [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 处:《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年第6期471-472,共2页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
摘 要:患儿,女,6岁。主因躯干、四肢散在对称分布的灰褐色及灰红色斑1年余,于2013年10月10日就诊。1年余前,患儿双侧腘窝处皮肤自发出现对称分布灰红色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未治疗,逐渐变为灰褐色斑,皮损逐渐增多,扩展至双侧四肢、躯干及足背部。遂后灰褐色斑片颜色逐渐变浅,未完全消退,无疼痛、瘙痒等明显的自觉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他克莫司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病情短暂缓解,停药后皮损反复,范围扩大。2013年9月就诊于当地省人民医院,臀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细胞灶状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单一核细胞浸润,未明确诊断。既往无结核病、药物过敏史及长期用药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疾病。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臀部及足背部皮肤散在对称分布的灰褐色、灰红色斑及少量淡灰褐色斑,表面平坦光滑,部分皮损融合成片,灰红色斑片边缘可见少许细薄鳞屑。新旧皮损共存,旧皮损颜色变淡,但有色素沉着;新发皮损表面粗糙,边缘呈堤状、红色微隆起(图1)。头面部、颈部及手部未见皮损。右下肢灰红色皮损处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基底层细胞灶状液化变性,基底层色素轻度增加,真皮浅层稀疏淋巴细胞浸润(图2)。结合临床诊断为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本例患儿给予维生素C 0.4 g每日2次口服,他克莫司软膏和维生素E乳膏每日1次、尿素乳膏每日2次外用。治疗4个月后,原有皮损颜色变淡,未见新发皮损,目前仍在随访中。
关 键 词: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 灰皮病 儿童
分 类 号:R758.4[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4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