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汕头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广东汕头515041 [2]广东省龙湖区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汕头515000
出 处:《吉林医学》2014年第34期7616-7617,共2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观察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对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术中呼吸情况以及苏醒时间、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的使用及呼吸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4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入室前建立静脉通道,入室时静脉给予2mg/kg氯胺酮,当患儿眨眼反射减退后立即抱入手术室常规监护,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和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中维持采用4 mg/(kg·h)异丙酚持续输注,出现体动时追加1 mg/kg氯胺酮。术中常规吸氧,出现Sp O2低于90%时给予辅助呼吸。缝皮时停止异丙酚输注。试验组在入室氯胺酮基础麻醉后侧卧位下行骶管阻滞,药物采用0.25%左旋布比卡因注射液1 ml/kg加50μg/kg吗啡,最大剂量10 ml,其他处理同对照组。记录入室时(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氯胺酮使用总量和辅助呼吸的情况、术毕苏醒时间、术后24 h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首次镇痛需求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T2、T3时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毕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首次镇痛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试验组术中使用氯胺酮总量少于观察组且术中辅助呼吸次数少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减少术中辅助呼吸次数,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儿苏醒时间等方面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