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权赫子[1]
出 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23-128,共6页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赋学东传研究"(13YJC751044)
摘 要:《哀江南赋》在新罗时期已为东国人接受,至朝鲜中后期尤受重视,被文人当作学习典范而记诵,收录于多种赋选中,还出现了多篇拟作。"哀江南"、"庾信"、"子山赋"等成为东人文学作品中常用意象,在国家危难等特定历史时期,上升至政治文化层面,实现了深层接受。《哀江南赋》的深广接受,促使朝鲜朝赋坛出现了多篇哀亡赋作,使朝鲜朝辞赋于外延、内涵方面均有拓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