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南音馆阁传承方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敏红[1] 

机构地区:[1]泉州师范学院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调创新中心,福建泉州36200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232-235,共4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2010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海峡两岸传承比较研究"(10DD21)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南音作为两岸共同抚育、发展至今的乐种,其重要传承载体——南音馆阁,在发源地泉州与重要传播地台湾演绎着不同的文化变迁,促使南音馆阁往下走的不仅是南音人自发性的传习,更体现在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推动。目前,两岸南音馆阁已逐渐形成三种较为稳定的传承形态:非营利性的传统南音馆阁、半营利性的新南音馆阁、文化部门设立的南音馆阁,它们在组织结构、文化标识、礼俗活动等方面,共性多于个性,体现出发源地与传播地一脉相承的特点,而新的南音馆阁及政府设立的南音馆阁则个性多于共性,拓宽了南音馆阁的生存形态。

关 键 词:海峡两岸 南音馆阁 传承方式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